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 

人才培育與發展

多元跨域學習成效

本校擁有11個學院及眾多科系領域,具備跨領域與多元學習之優勢,因此規劃彈性修課機制,以接軌產業脈動,並符合學生多元化職涯需求,將其潛能發展最大化。凡本校學生,皆可根據各自興趣與系所規定,彈性修習各類型學分或學程。為整合教學資源、鼓勵學生學習跨領域課程,培養多方面專長人才,本校設有「中國文化大學學生修讀輔系(所)學位學程辦法」、「中國文化大學學士班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」、「中國文化大學學分學程設置辦法」,藉由輔系、雙主修與學分學程,提供學生多元跨域學習機會。

本校秉持著「通識為體、專業為用」的教育主張下,鞏固基礎通識教育,並同時開創多元的跨域專長學習。106學年度入學新生實施修習12學分之通識跨域專長,由原先的通識四大領域(語文、人文、自然、社會)加上「跨域專長」成為五大領域,更進一步整合各學院發展特色,逐步朝向跨人文、社會與自然三領域的學程開發,藉由課程內容的調整,希冀培育有實務能力的跨領域π型人才(具備雙領域之專業能力,且對其他領域專業知能擁有一定程度之理解)。為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,開設「跨域專長」校必修課程,為精進課程並提供學生多元選畫融入本校重點發展項目,113學年度跨域專長,71件申請外審,共開設50組模組;114學年度依本校跨域專長開設作業要點,前一學年度學生選填不理想之跨域專長模組,需重新提出申請,114學年度跨域專長共開設54組模組課程,其中由113學年度續開38組,另有27件申請送審,16件通過審查開設。

曉峰學苑透過跨領域專題,培養學生的領導力、思考力與問題解決能力,深化其對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關懷與永續發展的認同,並進一步提升學習風氣與樹立學習模範。自107年度起推動「榮譽苑生」培訓計畫,強化經驗傳承與領導培育,榮譽苑生除協助安排講座與參訪活動外,舉辦「榮譽苑生期末報告」,以評選新一屆榮譽苑生,形成良性循環。

109年度起,本苑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為核心目標,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擴展國際視野,以增進未來職場競爭力。108至113年度間,累計舉辦110場專題講座、23場參訪、5場體驗營活動、6場成果展及6次成果發表,累計231名苑生、54位榮譽苑生,活動參與人次達13,063人。

113年度共完成8項專題,內容涉及高齡關懷、金融素養、防詐教育等議題。學生團隊參與「青春有你一耆走過」競賽,以《活力銀髮族延緩失能陪伴計畫》榮獲新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主辦比賽的特色獎與入圍獎;另於本校永續創新學院與凱基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之「金融知識普及與校園防詐大使活動」中獲得第四名,展現學生結合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的能力。整體成果彰顯曉峰學苑在永續教育推動、擇,由113年度起採用多元徵件、外部審查方式作業,並鼓勵各課程計跨領域合作與學生實作力養成上的具體成效。

 

永續教育延續學習成效

本校於109學年度起將逐步推動聯合國SDGs融入大學課程,並實施課程教學大綱對應SDGs17項核心目標,授課教師於課程教學大綱勾選課程對應17項核心目標,以從「教」與「教」實踐對創新教學永續教育的承諾,並整合本校教學面、學習面、社會影響力之成效。各學院均開設永續相關課程,且與17項核心目標對應的課程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。本校將以澳洲西雪梨大學、英國愛丁堡大學以及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為學習標竿校院。三校皆為國際知名綜合型大學,且學生人數眾多,同時致力重塑課程與教學之形式,並推動以永續發展為目標之課程與研究;其中西雪梨大學與愛丁堡大學皆為本校姊妹校,未來相互合作發展將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 

110-112 學年度各學院永續相關課程統計圖片
112學年度各學院課程永續光譜圖圖片
瀏覽數: